削骨失敗神救援,二次削骨手術的成敗在於手術的精準度
想做削骨手術的病患,都是希望讓臉部輪廓能調整成自己想要的樣子,但如果手術操作醫師技術不純熟,就可能造成輪廓不順或比例失衡,如果想要拯救這些因手術失敗產生的問題,必然需要二次削骨,而成功的關鍵在於術前的溝通及手術執行的精準度。
削骨失敗二次手術救援關鍵「精準度」
如果要拯救下顎骨做過一次不成功的手術出現的瑕疵,「精準度」就非常重要,二次削骨前需要良好的跟病患溝通想要的結果,修正前次手術造成的輪廓不順,必須透過電腦斷層掃描模擬來精準調整,如果前一次手術已經切除太多骨頭造成外觀凹陷,也可以透過電腦斷層3D模擬精準的重建缺損部位。
二次削骨實例
這位病患半年前接受其他醫師下顎骨削骨手術,病患自覺右下顎骨角切除過多,兩側下顎骨切除的前緣跟下巴接處有明顯不順,正面看來,兩側下顎骨體處希望能再窄一點。病患希望把右側下顎骨角墊出想要的形狀。下巴想修短修窄一點,然後跟下顎骨前一次切除處接順。
經過詳細的討論後,手術計畫包括1.下巴環切往後跟下顎骨接順。2.又下顎骨角缺少的部分透過3D列印技術重建。
▲ 病患修整下來的下顎骨
經過郭醫師手術後,可見病患原本鋸齒狀不平整的部分,按照術前規劃,切下的骨頭與術前模擬的大小形狀幾乎完全一樣。右下顎骨角利用3D列印技術重建的形狀也跟病患期待的高度相似。
▼病患手術前後結果比對
▼二次削骨手術前後CT比對
二次削骨手術後缺損的地方補足了,而整體的輪廓線條也進行修整讓整體變順, 更依照病患個人喜好進行客製化的調整,讓原本較長的下巴與臉型搭配更精緻。
如果妳或你也有經過一次削骨手術失敗的痛苦,不要因此放棄,找對醫師進行二次削骨手術還是可以達到妳想要的結果的。
精準雕塑・安全升級|為什麼削骨與隆鼻手術前一定要做CT電腦斷層?
在現代醫美手術中,「精準、安全、客製化」 已成為手術成功的關鍵。尤其像是削骨與隆鼻這類精細的顏面整形手術,更需要全面、立體的影像資訊輔助判斷。而這就是 CT電腦斷層掃描(Computed Tomography) 在手術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。
CT電腦斷層是什麼?
CT是透過X光從多個角度掃描,搭配電腦重建成3D立體影像,能夠清楚顯示骨骼、鼻中隔、鼻腔結構、神經走向與軟組織厚度,資訊比傳統X光或照片更完整、精準。
為什麼削骨與隆鼻前需要做CT?
削骨與隆鼻屬於顏面骨架調整手術,誤差一點點都可能造成臉型不對稱、呼吸不順或術後不自然。透過CT掃描,醫師可以:
1. 精準掌握顏面骨骼結構
能清楚看到顴骨、下顎骨、鼻骨的厚度、位置與弧度,有助於手術計劃與對稱性設計。
2. 避開神經與重要血管
CT能標示出顏面神經與血管路徑,降低術中損傷風險,提高安全性。
3. 分析鼻中隔與鼻腔構造(隆鼻適用)
術前了解是否有鼻中隔彎曲、鼻腔偏斜等問題,有助於同時進行結構性矯正,改善呼吸功能。
4. 客製化手術設計
搭配3D影像建模,醫師可依據個人骨骼狀況設計削骨角度、鼻樑高度與弧度,達到量身訂做的美型效果。
許多患者在考慮削骨或隆鼻時,容易忽略術前影像評估的重要性。事實上,CT就像是整形醫師的「導航儀」,沒有它,等於閉著眼睛動手術,不只效果難以預測,風險也大幅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