抽脂是整形外科常見的體形雕塑手術,目的是改善身體局部輪廓與線條,而非作為體重減輕或治療肥胖的手段。許多網友會有疑問,抽脂可以減肥嗎?一次多少錢?有哪些風險?適合/不適合的對象?及抽脂手術原理與脂肪再利用等問題,我們將一一為各位解說。
頁面導覽
抽脂正確觀念:抽脂 ≠ 減肥
- 抽脂是「雕塑(contouring)」而非「減重」。
- 抽脂適用於局部頑固脂肪堆積,能立即改善體態曲線,但通常對整體體重的影響有限。
- 若目標是全身性減重或改善代謝(如BMI顯著過高、相關慢性病),應優先以生活型態調整、飲食運動或醫療減重方法為主,再視需要考慮抽脂雕塑。
- 抽脂術後若生活習慣不變,仍可能復胖或局部脂肪回流,因此術後維持體重、運動與飲食管理很重要。
抽脂與減肥比較表
項目 | 抽脂 (Liposuction) | 減肥 (飲食+運動/醫療) |
---|---|---|
目的 | 局部體形雕塑、改善曲線 | 降低整體體重、改善代謝 |
方式 | 外科手術(機械/超音波/雷射輔助等) | 飲食、運動、藥物或醫療減重介入 |
效果出現時間 | 術後立即(腫脹消退後明顯) | 需週期性時間(月→年) |
對整體體重影響 | 通常有限(以局部脂肪堆積為主) | 顯著(視方法與遵從性) |
風險 | 手術風險、感染、出血、凹凸不平、皮膚不對稱、神經感覺改變 | 普遍較低(生活型態改變風險低);藥物或手術減重另有特定風險 |
恢復期 | 有恢復期(數週至數月視範圍) | 無術後恢復期(但需持續生活調整) |
可逆性 | 不完全可逆(脂肪被移除) | 可逆(行為改變可回復) |
抽脂手術適用對象
以下為常見「較適合」接受抽脂的條件:
- 局部脂肪明顯、但整體體位或體重接近理想值(或僅輕度超重)。
- 經由飲食控制與規律運動仍無法改善的局部頑固脂肪(如大腿內側、腹部下方、腰側、上臂外側、雙下巴等)。
- 皮膚彈性良好或中等(能較好地隨抽脂後輪廓收縮,術後皮膚鬆弛風險較低)。
- 無嚴重慢性疾病(如未控制的糖尿病、凝血功能異常、心肺重大疾病等)。
- 對手術效果有合理期待,了解可能併發症與恢復期,並能配合術後護理(壓迫衣、活動、回診)。
不建議抽脂的對象
- 以抽脂作為主要減重手段、BMI顯著偏高且有肥胖相關合併症者。
- 皮膚彈性差、嚴重鬆垮(如大量體重快速下降後殘存皮膚鬆弛),抽脂可能導致更明顯皮膚下垂,需考慮合併皮膚切除或拉皮手術。
- 有未控制的慢性疾病或凝血異常者(增加手術風險)。
- 懷孕、哺乳期或近期有重大手術感染史者。
- 對手術風險或效果有不切實際期待、或心理上無法承受術後變化者。
抽脂一次多少錢?
注意:各診所抽脂費用差異大,建議以術前面診報價為準。
- 費用範圍:視地區與抽脂部位數量、手術方式與醫師經驗差異很大,一般可見的範圍從新台幣數萬到數十萬不等。小範圍(如雙下巴、上臂)通常費用較低;多部位或全腹、全腿等大範圍則較高。
- 影響費用的主要因素:
- 抽脂部位與範圍(面積大、深度深 → 費用高)。
- 手術技術與設備(超音波/雷射輔助、微創器械、麻醉方式)。
- 醫師專業與經驗。
- 是否同時進行脂肪移植(取脂並注射到其他部位,如豐臀、豐胸或臉部填補)。
- 麻醉方式(局麻、舒眠或全身麻醉)、住院/日間手術費、術後壓迫衣與回診次數。
- 建議術前應與主治醫師詳談所需抽脂部位、預期效果、可能的追加費用與術後護理,並以合格醫療機構與有經驗的專科醫師為優先考量。
抽脂常見部位與方式解析
臉部抽脂
臉部抽脂常見的需求來自 雙下巴、臉型圓潤、泡泡臉或眼周脂肪堆積。這類患者的痛點多半是臉部線條不明顯、拍照容易顯胖,或化妝難以修飾。臉部抽脂可幫助改善下顎線條,讓輪廓更立體。
臉部/雙下巴抽脂建議手術方式:
- 雙下巴抽脂:透過小切口進入,精準抽取頸下脂肪,搭配緊緻手法讓下顎線條更清晰。
- 臉頰脂肪抽取:針對臉頰外側或法令紋旁脂肪,改善臉型圓潤問題。
- 眼周脂肪微調:針對泡泡眼脂肪可結合眼袋手術或眼周抽脂。
手臂抽脂
手臂粗壯、蝴蝶袖、副乳是女性最在意的「顯胖部位」。這些脂肪往往很難靠運動局部減少,容易造成穿衣困擾或手臂線條鬆垮。
手臂抽脂建議手術方式
- 上臂內外側抽脂:改善蝴蝶袖,讓手臂線條更緊實修長。
- 副乳抽脂:針對腋下或胸外側脂肪,讓穿內衣或合身衣物更平整。
- 合併緊膚治療:必要時可搭配能量緊膚或皮膚收緊手術,避免鬆弛。
腹部抽脂
腹部是最常見的抽脂部位之一,包含上腹、下腹、側腰、後腰及下背。這些部位的脂肪不僅影響體態比例,也容易導致穿衣顯胖或腰線不明顯。
腹部抽脂建議手術方式
- 全腹抽脂:適合腹部脂肪分布均勻者,效果全面。
- 局部抽脂:針對下腹突出、腰間贅肉等局部堆積脂肪,改善身形。
- 腰背環抽:結合腰線與後腰脂肪抽取,打造更明顯的腰臀比例。
腿部/大腿、小腿抽脂
腿部抽脂多集中在大腿內外側、馬鞍肉、後腿肉、小腿。常見痛點是「假胯寬、大腿內側磨擦、小腿粗壯」,導致身形顯短或比例失衡。
腿部抽脂建議手術方式
- 大腿環抽:針對大腿內外側、前後全方位抽脂,修飾腿型。
- 局部抽脂:僅針對大腿內側或馬鞍肉,改善線條。
- 小腿抽脂:結合抽脂與肌肉放鬆治療(若需要),達到纖細效果。
臀部/屁股抽脂
臀部常見需求是改善臀型下垂、臀部過寬或兩側贅肉(俗稱「馬鞍肉」延伸)。許多患者希望臀部抽脂後,曲線更翹、更緊緻。
臀部抽脂建議手術方式
- 臀下緣抽脂:改善臀型下垂感。
- 臀外側抽脂:修飾臀部外擴,打造更集中翹臀。
- 腰臀比雕塑:合併腰線與臀外側抽脂,達到 S 曲線。
抽脂手術種類:7 種常見方式及抽脂費用
現今抽脂手術方式多元,較為常見、主流的抽脂技術如下:
- 傳統抽脂
- 超音波抽脂
- 雷射溶脂
- 水刀抽脂
- Vaser威塑抽脂
抽脂費用依抽脂部位大小、抽脂方式、醫師專業度、醫療院所規模 而有差異,一般介於新台幣數萬至數十萬不等。
傳統抽脂手術
傳統抽脂(Suction Assisted Liposuction, SAL)是歷史最悠久的抽脂方式,透過 負壓吸引 搭配金屬套管,將局部脂肪抽出。雖然技術成熟,但相對需要醫師操作經驗與體力。
- 傳統抽脂優點:
- 手術方式歷史最久,技術成熟。
- 適合大範圍抽脂(如腹部、大腿)。
- 費用相對其他新式抽脂技術較低。
- 傳統抽脂缺點:
- 出血量及術後腫脹可能較多。
- 容易造成皮膚凹凸不平,需醫師技巧佳。
- 術後恢復期較長。
- 傳統抽脂費用:約新台幣 4–6萬元/部位(依範圍大小與醫師經驗而異)。
雷射溶脂手術
雷射溶脂(Laser Assisted Liposuction, LAL)透過雷射能量將脂肪乳化,並同時刺激膠原蛋白增生,達到「抽脂+緊膚」雙重效果。
- 雷射溶脂優點:
- 同步緊膚,改善術後皮膚鬆弛。
- 適合臉部、下巴、小範圍雕塑。
- 術後腫脹及瘀青相對較少。
- 雷射溶脂缺點:
- 不適合大範圍抽脂,效果有限。
- 若能量控制不佳,可能造成燙傷。
- 雷射溶脂費用:約新台幣 4–6萬元/部位。
水刀抽脂手術
水刀抽脂(Water Assisted Liposuction, WAL)利用高壓水流將脂肪分離並沖洗,再輕柔抽吸出脂肪,對血管與神經損傷較小。
- 水刀抽脂優點:
- 出血量低,術後腫脹較輕微。
- 脂肪純度高,適合再利用於自體脂肪移植。
- 恢復期相對短。
- 水刀抽脂缺點:
- 抽脂速度相對較慢。
- 費用高於傳統方式。
- 技術普及度較低。
- 水刀抽脂費用:約新台幣 5–8 萬元/部位。
超音波抽脂手術
超音波抽脂(Ultrasound Assisted Liposuction, UAL)利用超音波震動能量將脂肪乳糜化,再以套管吸出,特別適合纖維化或脂肪組織緊密的部位。
- 超音波抽脂優點:
- 能針對纖維化脂肪(如男性女乳、背部)效果好。
- 抽取更均勻,降低凹凸不平風險。
- 出血量較少。
- 超音波抽脂缺點:
- 操作需專業訓練,否則可能造成熱傷害。
- 術中時間較長。
- 費用比傳統抽脂高。
- 超音波抽脂費用:約新台幣 6–10 萬元/部位。
Vaser 威塑抽脂手術
Vaser 抽脂屬於第三代超音波抽脂,以 選擇性震盪脂肪細胞 的方式達到乳糜化,對血管、神經與結締組織損傷小。
- Vaser 威塑抽脂優點:
- 抽脂效果精準,能做出肌肉線條(馬甲線、六塊肌)。
- 出血量少、恢復快。
- 脂肪存活率高,適合做脂肪移植。
- Vaser 威塑抽脂缺點:
- 費用偏高。
- 需經驗醫師操作,技術門檻高。
- 術後仍需穿塑身衣並有腫脹期。
- Vaser 威塑抽脂費用:約新台幣 8–12 萬元/部位。
顯微套管抽脂手術
顯微套管抽脂(Microcannula Liposuction)使用 極細套管,進行精細抽脂,特別適合臉部、手臂、膝蓋等小範圍部位。
- 顯微套管抽脂優點:
- 創口極小、恢復快。
- 適合小範圍局部雕塑。
- 減少組織損傷與瘀青。
- 顯微套管抽脂缺點:
- 不適合大範圍抽脂。
- 手術時間較長。
- 脂肪抽取量有限。
- 顯微套管抽脂費用:約新台幣 10–12 萬元/部位。
複合式抽脂手術
複合式抽脂(Hybrid Liposuction)結合多種技術,如 傳統抽脂+Vaser、雷射+水刀,依不同部位條件客製化,達到兼顧抽脂效率與緊膚效果。
- 複合式抽脂優點:
- 彈性高,可針對不同部位選擇最佳組合。
- 效果精準,兼顧雕塑與緊膚。
- 可減少單一技術的缺點。
- 複合式抽脂缺點:
- 手術費用最高。
- 手術時間較長,需高經驗醫師團隊。
- 術後護理要求較嚴謹。
- 複合式抽脂費用:約新台幣 10–12 萬元/部位(依組合與範圍差異)。
抽脂手術須知:手術流程與術後照護
抽脂術前準備
- 與醫師詳細溝通需求,規劃抽脂部位。
- 停止使用抗凝血藥物或保健品(如魚油)。
- 健康檢查與血液檢驗,確保手術安全。
抽脂手術過程
- 依需求採取局部或全身麻醉。
- 醫師於皮膚小切口放入抽脂套管,移除脂肪。
- 部分手術同時可回填脂肪至需要的部位(如隆乳、豐臀)。
抽脂術後照護
- 術後需穿著塑身衣 1–3 個月,幫助皮膚回縮。
- 按照醫囑冰敷、避免劇烈運動。
- 定期回診追蹤,確保恢復狀況良好。
抽脂手術常見問題:抽脂風險?後遺症?
教主醫美「抽脂手術案例」